第(2/3)页 虽然简单,但是有效。明军只用了一夜,便在黄河岸边构筑起了一条简单的防线。此时,五千民夫仍然在加紧完善工事,明军则已经列好了阵势等待多尔衮的来袭。 由于西岸仍然被清军控制,因此明军无法开始撤离百姓的行动,只能先安抚百姓,将他们安置在阵地的后方。 我真不是土豪私信原味馒头:“你们那边怎么样了?我们已经控制住了东岸,解救了百姓,随时可以开始安排百姓渡河。” 原味馒头道:“抱歉,我们这边击杀了阿济格,但没想到清军仍然有一战之力,我们暂时没办法控制西岸。” 我真不是土豪:“已经杀掉了阿济格?那百姓怎么样了?” 原味馒头:“我们救下了大部分人,但还有十万百姓被清军控制在渡口。” 望着远处的烟尘滚滚,蒲坂城中清军的大队人马已经开始向城外集结,我真不是土豪明白,清军马上就要发动攻势了。 他对原味馒头道:“清军要开始进攻了,我先不跟你说了,你赶紧把你那边解决。” 原味馒头咬咬牙:“行,你们坚持住。” 多尔衮没有等待尚可喜的汉军旗,而是直接发起了进攻。 多尔衮并不愚蠢,相反,他是一个军事天才。之所以敢于向明军发起冲锋,是因为他看准了明军的一个弱点。 那就是明军的堡垒并不够大,明军四万余人,只有一半大约两万人在堡垒里面,剩下的近战步兵和骑兵都在城外结阵,依托拒马和堡垒而守。 因为时间匆忙,所以明军来不及修建能够容纳四万多人的堡垒。 在多尔衮看来,明军这种将远程部队全部放入城内,近战部队则在城外结阵迎敌的战术,非常愚蠢。这种战术看起来十分美好,用人墙弥补防御工事的不足,尽可能地保护城内的远程部队,发挥明军火器的优势来击退清军。 但是人都是怕死的,而且非常容易产生不平衡的心态。在外面结阵的士兵,又怎么会心甘情愿地做炮灰呢?一旦战损过大,必然崩溃地向城内涌去。这样一来,这堡垒便不攻自破了,清军可以把城外的明军当成肉垫,杀进城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