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忽遇台风-《想拯救大明但系统却让我做吉祥物》


    第(2/3)页

    但郑家的真正传人,郑成功却并没有感到太过惋惜。

    那个时代可能确实很美好,但那只是对郑家的人来说而已。曾经在郑芝龙手下的郑家,绝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们不光抢夷人,也一样对大明的商旅和渔船收保护费。本质上,就是军阀而已。

    郑成功天生就是一个家国情怀十分浓厚的人,他的心里,装的是天下的百姓,而不是一个小小的郑家。而接触了辽王等玩家后,这种思想更是进一步发展到了已经有萌芽状态的民族主义和国际视野了。

    就让郑家阴暗的过去和这艘船一起沉入海底吧。在这个新的时代里,  大明不需要海贼王郑氏,  需要的是福建水师郑成功。

    在一众惋惜和啜泣声中,郑成功豪情万丈,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他的脑海中又想起了戚继光的那句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辽王曾经说过,这个世界非常地辽阔,在未来,海洋才是世界的主流。谁掌握了海洋,谁就掌握了世界。

    这句话的前半段他早已经明白,作为海贼王的儿子,他从小就跟随父亲出海,到过许多的地方,而且他本人也是在日本出生的。世界的辽阔从他孩提时代起就深深地印入了他的脑海之中。

    但在他以往的经验里,海洋不过是陆地的依附而已,他的父亲纵使能在大海中横行万里,在整个大明却始终只是个小角色。那些端坐庙堂的士大夫以及马背上弯弓射箭的骑兵,才是这个世界的主流,他们才能够决定世界的走势。

    辽王的话完全打破了他以往对世界的认知。但他相信辽王是对的,而这一次与荷兰人九死一生的海战也再一次印证了这一点。

    这个世界正在悄然发生着某种变化,而这种变化是那些只知道读四书五经的读书人不曾看到的,甚至那些一直以来都是大明的心腹大患的满蒙勇士,也丝毫没有察觉。

    火器在日新月异地发展,航海的技术在不断进步,东亚的海面上,西夷人的踪迹越来越多。过去,郑家能够打败这些洋人,其实主要还是靠的人多势众,这些洋人的数量基本上不会超过三千,过万的更是闻所未闻。

    但郑成功知道,在万里之外的泰西,那里生活着几千万的西夷人。随着西夷人的船越造越大,他们航海的技术越来越好,将来会不会有五千、一万、甚至十万的西夷人来到大明的海岸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