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过几人都是见过世面的,并没有因时君棠年纪轻而存半分怠慢,言语间皆是真知灼见: “家主,通商事宜已筹备周全,优先试推动金银、玉石、木材、茶叶、谷物这些大宗货殖,打下坚实根基。” “精美漆器和江南丝绸这些在外域市场求之若渴,奇货可居。而彼邦所产的珍稀珠宝、名贵香料、玻璃器亦是我们大丛贵族显宦争相追逐之物,利润丰厚。” “家主,南北货殖的进出渠道、关隘打点都已经疏通。仓储转运与沿途护卫也布置妥当,只等待家一声令下,咱们的车队就能首尾相连,将商道盘活。” 时君棠安静地听着,这些事她早已在每月驿报中阅过,每到月底,掌柜们就会给她送来他们所管辖内情势,而决策章洵都会和她商议过后后而定。 末了,她缓声道:“凡我商队之人,皆要一人一本《商律》,以便熟记于心。利,要细水长流地赚,路,要稳扎稳打地走。” 十二位掌柜齐声肃立:“谨奉家主训示。” “家主,此乃商旗与名号样式,请您过目。” 商号定为”顺通“,自旌旗至服饰皆成一体,并没有用上时氏族徽,而是另选了一个新章,现在时氏还不是露脸的时候。 这条贯穿南北、远通异域的商路,原是她父母以愚公之志一凿一斧开辟而成,而路途的驿栈,护卫事宜则由她和章洵这两年来亲自打理。 也就郁家嗅觉敏锐,硬是掺进了一成。 “诸位,记住今天,我们的黄金商道要在这万里山河里写下不朽传奇,正式启程。” “谨遵家主令!” 时君棠和诸位掌柜花了整整三天的时间来说商道细则,至于年会则由卓叔和窦叔主持,她也就在最后一天去露了个脸。 商道和平时的商会两者并不相通。 商道由她和章洵两人打理 而商会与迷仙台则都在她一人的手里。 这几天的时府很是热闹,只因跟着商队去历练的时明琅,时明轩,时明泽要回来了。 是夜。 “主母和二夫人,三夫人每天都去大门口站一会,说了小公子他们明天傍晚才到回也听不进。”火儿在旁边说。 时君棠正核着账目,眼未抬,唇边却含了笑:“我也挺想明琅的,他一定长高了,壮了,晒黑了,已经是个少年郎了吧。” 第(2/3)页